四川星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鄭飛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度不斷的加快,我國房地產業發展迅速,其中高層建筑逐漸成為了現代化城市的標志之一。在建筑高度不斷提升的同時,對建筑施工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論是建筑工藝還是施工質量都是對高層建筑施工單位的考驗。當前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雖然不斷取得突破,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并提出幾點促進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的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 技術創新
一、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激勵機制不健全
當前在諸多重點項目的招標以及施工當中都是政府機構一手操辦或者根據科研機構自身特性選定,雖然此舉具備一定程度的好處但是卻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不利于回歸到現實與科技的需要軌道上來。建筑施工企業技術創新與提升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根據我國科技年鑒統計數據得出,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科研人員分布極不合理,建筑企業內部工程師數理極少,僅占15%左右,此外還存在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缺乏市場風險機制。
(二)政府對建筑業企業激勵機制不健全
當今房地產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支柱之一,而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是保障房地產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政府在促進建筑技術科研創新投入的經費遠低于其他行業且激勵機制缺乏。從科研獎項評定方面來看,存在鑒定周期長,干擾因素多等問題;從獎勵額度上看,存在獎項少,力度小等問題。這些問題匯聚一起必然造成建筑技術創新發展緩慢,不利于提升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將消磨其開拓進取之心。
(三)企業對技術創新科研人員及人才激勵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建筑業企業還沒有意識到技術創新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作用,對技術創新科研人員投入和技術創新激勵投入嚴重不足。技術創新活動需要由具備綜合素質的技術創新人才來完成,而我國大多數建筑業企業都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由于改制不徹底,存在著職責不明現象,缺乏對技術創新人員的有效激勵,導致員工缺乏創新的愿望與熱情。對創新人才的激勵,工資激勵是最重要的手段,同時注重專業的成長,并輔以產權激勵。激勵的及時性、公平性和持續性也是影響人才激勵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產權制度不健全
產權是對研究人員與其科研成果之間關系的規定,完善的產權制度是科研人員利益保障的重要基礎,亦是有力的激勵方式。完善的產權制度不僅利于提升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保障其利益,更是對企業自身利益的一種保障。因為任何一項科研成果的取得都離開大量的財務、物力、人力資源的投入,對企業和個人而言都是一種風險性的投資,如果缺乏完善的產權保障制度,其收益將難以得到保障。然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夠完善,存在著法律法規不健全,執行不嚴等問題。
二、促進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的措施
(一)國家財政政策激勵機制
科研技術的創新雖在于發揮科研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但更離不開政府機構的支持,因此各級政府應在自身財力允許的基礎之上,制定科學的預算投入到促進建筑施工技術的科研創新之中,力爭每年都能拿出科研資金用于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發上。在國外發達國家如美國其投入比為0.07%,而我國目前僅為0.045%,差距較為明顯,因此在未來發展中各級政府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技術創新基金,形成穩定的技術創新投入渠道。
(二)提升金融政策激勵
鼓勵國家政策性銀行擴大對高技術工程項目的科技信貸規模。我國銀行應充分認識在建筑業領域技術創新的巨大空間和潛力,通過金融支持,推動建筑業技術創新。如貴州省的建筑業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能明顯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技術改造項目,可以享受貸款貼息政策。雖然在科研經費投入上屬于風險資本,但其風險是與科研成果相結合的,是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途徑,亦是企業獲取高額回報與長遠發展的方式之一。在企業內部建立與完善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制度,為建筑施工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新與發展環境。
(三)建立稅收政策激勵機制
稅收、工商等部門應制定并實施促進建筑技術創新市場發展的優惠政策,可將企業用于技術創新投入的資金在所得稅前扣除,對于技術創新帶來的收益實現部分免稅或低稅政策等。如貴州省在鼓勵和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制定了多項優惠措施:針對具備高新技術能力企業、具備自主設計與研發的企業、擁有大型設備施工能力等企業,在新技術的研發、新工藝的創新中所投入的費用,可計入管理費用,在稅前一次性扣除,此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的壓力。
(四)創造創新人才培養與發展的環境
企業要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企業內部的運行機制必須有利于所有創新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尤其是必須能夠調動創新人才的積極性,這是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成功的關鍵。制定完善的人才建設機制。當今社會競爭的壓力不斷升級,其最終的體現就在于誰具有高素質的、高技能的才人上,人才在企業和事業單位中的乃至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中都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最為關鍵的,因而事業單位在運用會計信息化技術方面要實現其管理的順利開展就必須要建設一個完善的人才建設機制。例如,積極向社會招聘英才,建立一個穩定的人才引進渠道,同時要把好人才質量關,不僅是專業知識還要注意其職業道德和社會道德;其二,對現有的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訓,以制定一個完善的培養機制。在其現有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知識講座和技能培訓,以增加其知識儲備,提高其工作技能,使其充分與時代發展接軌成為一個合格的信息化技術人員,進而在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做出應用的貢獻,使之有效的發揮出會計信息化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是會計信息化在事業單位蔓延,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管理好資金,使之功效最大化發揮。
另外,企業人才的挖掘與培養與領導的認識與重視度有著密切關系,人才創新能力的激發不僅需要自身意志力的支撐,更需要企業內部整體環境的團結與和諧。如當前我國神九飛天的成成功不是某個人的成功而是整個航天系統的功勞,是一個科學發展,鼓勵創新,不斷進取的環境在積極推動著我國航天人的斗志,使之在面對困難時不退隨,不回避,而是不斷探索,不斷求創新去應對。因此,在事業單位中應從內部文化入手,建立公平有序,鼓勵創新的環境,消除其后顧之憂。
(五)建立與完善產權激勵機制
如何用人使之發揮出最大的能動性,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是建筑施工企業乃至我國教育需要不斷探索和思考的問題,當前績效管理和產權制度保障是較為受到歡迎的措施。眾所周知人天生都有自身的短處,需要來自外界鼓勵或激勵和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因此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要建立完善的績效激勵制度,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在企業內部鼓勵創新,獎勵創新人員以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其二,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根據創新成果的價值而定,不論是口頭表揚還是物質獎勵亦或是職位升遷等,都將給予其巨大的肯定;其三,建立典型與保養制度,通過表揚創新人才來刺激后背人才 “斗志”和追趕先進的奮發向上之心。
另外,因科研創新具有研發周期長、投入經費多等特點,因而建立完善的產權制度將是對其最直接以及最有效的激勵方式。它使產權主體與資產發生最直接的經濟關系,產權主體因此成為資產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當事人,產權的法律性、持久性、期效性使創新人員有一種安全感。當前在激勵科研人員的產權激勵方法當中,給予一定的股權作為激勵措施被普遍運用。